总人口超过400万的大唐王国,其广阔的疆域仅次于美联邦,在北美洲位居第二,在整个美洲,位于巴西和美国之后位居第三。
经过5年高速发展
大唐王国已经成为可以与美联邦并列的北美两强之一,尤其以重工业和兵强马壮著称于世。
其麾下东方骑兵战斗力强悍响彻世界,被誉为可以与法兰西胸甲骑兵,波兰翼骑兵并列的世界三大骑兵,战斗力位居世界顶尖行列。
英国《泰晤士报》对此有权威性的评述;
大唐王国麾下的东方骑兵军团素以好战欲望强烈,装备精良著称,其强悍的战斗力打的美国桀骜不驯的牛仔们俯首称臣,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来自敌人的畏惧和恐慌,是东方骑兵的骄傲勋章,其强悍战斗力和辉煌战绩足以媲美法兰西胸甲骑兵和波兰翼骑兵,并列为世界三强骑兵阵容……
反观美国
在签订了《渥太华条约》后,遭遇到连番重击,美国已经丧失了继续向西部扩张的勃勃野心,更加专注于国内发展。
无论泰勒政府情愿还是不情愿,由美利坚建国先驱设计的三权分立原则,极大的限制了军方势力的扩张可能,而且容许议会对军队进行从头至尾的全程监督。
在输掉了战争的情况下,1850年和1851年,美联邦政府由于高额的战争负债偿还因素,应用于军事领域的财政开支遭到大额削减。
怎么说呢?
军事预算不能说是腰斩吧,而是腰斩之后继续狂剁,原本的一盆水变成了一碗水,而且清澈见底,半点荤腥都没有。
这也导致美军数量迅速萎缩,从原本维持的十几万大军到几万,然后进一步削减到不足2万,各项装备和补给全部用的库存货。
刚入伍的新兵领到的是满是血腥味的旧军装,上面甚至有清晰的弹洞,需要清洗缝补后才能使用。
战争时期被高度重视的雨果要塞,最多的时候甚至汇集高达近四万重兵集团,成为美国在西部最前沿的军事存在,一时间繁华无比。
如今热闹景象不在,曾耗费巨资建立的雨果要塞驻军不足3000人,骑兵只有371名,差不多是两个缩编的骑兵大队配置。
据说到明年,雨果要塞的拨款还要大幅缩减,最好在此地驻扎的士兵们都能自食其力,广泛开展军屯和军牧,以便让士兵们吃得更好一些。
直接对手这样缴械投降的态度,也导致了大唐王国在1852年伊始,便出台了大规模退役的政策。
陆军参谋总部名册上高达3.75万名的在役骑兵,基本上要退役三分之二,只保留不足1.3万名骑兵,这其中有6个重型胸甲骑兵团,一个王室亲卫胸甲骑兵团。
这都是骑兵部队的核心战斗力,需要维持7000~8000的规模,以免伤及根本。
4.85万名步兵亦要裁员一半,最终保留不超过2.5万人。
全军裁员后,大唐王国骑兵和步兵力量合计不超过3.8万人,仅满足最基本的防御需求。
与此同时
大唐王国发布全世界第1部《预备兵役法》,将超过5.5万名富有经验的退役骑兵纳入预备役中,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步兵预备役。
一旦全面战争来临,这支超过11万人的预备役力量将会第1批动员,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战争中,以维护王国的安危。
随着时间的推移
历年的退役老兵都会第一时间进入预备役,预备役规模还会逐渐扩大,成为大唐王国军事动员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唐王国在经济领域表现出色的五朵金花中,莫伦奇矿业公司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公司的优质铜矿经过冶炼加工,制成铜币,弹壳,各种铜质器件与工艺品,由此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
仅铜币一项,年均生产3亿多枚,重量达到470多吨,广泛应用于大唐王国,美国南部,墨西哥,满清等各国,以质优量足而著称于世。
尤其是满清国,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运动风起云涌之时,起义军已经突破两广地区,深入到湖广地区发展,接连攻克重镇,威胁武汉。
在这种要命的时候
统治腐败黑暗的清朝无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由于战火蔓延导致的东南半壁江山处处烽火,统治力度大为消退。
这时候
作为优良的货币,大唐王国精工打造的铜币广泛流通于沿海地区,并且受到了商人和群众的高度欢迎。
银和铜本身就具有货币属性,社会民众接受度高,神州大陆缺乏铜资源,清政府发行的铜币与大唐王国的铜币一比较,高下立见。
大唐王国出口的铜币质地饱满,厚实,铜色纯正分量十足,加之制作精美极难仿冒,即便融掉了,制作铜器也能赚上一小笔,因此迅速在沿海地区得到广泛使用,比原来历史上规模要大的多。
而在工业发展落后的墨西哥与美国南方,大唐王国出产的银币和铜币同样得到广泛使用,由于唐元与美元等值,而且以国家信用担保,唐元在美国南部州更受欢迎。
如今这个年代
美国南部各州都是自己发行美元,由保险公司或者银行担保,其影响力和信誉远逊于由大唐王国皇家红杉树银行发行的唐元,包括硬币和纸钞。
在美国南部
唐元与英镑,法郎,比索,马克同样流通,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流通的总量比上述货币还大一些,因此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莫伦奇矿业公司是大唐王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1851年度,年产量达到了3.72万吨之巨,使用了高达17.89万苦役犯和超过1.1万名矿场工人,创造年产值超过3000万唐元。
在1851年
大唐王国经济总产出达到3.86亿唐元,人口407.6万,形成了以矿业,重工业和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踏入了工业化国家门槛。
全国铁路通车总里程达1.33万公里,生铁产量37万吨,钢5.3万吨,有线电报里程3.92万公里,城乡道路和铁路桥梁建设处于高速发展中,前景一片光明。
与美国相比较
美国1851年经济总产出达到15.79亿唐元,人口2577.5万,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12万公里,依然处于人口大幅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美国的人口大幅增长七成的因素来自于欧洲移民,仅1845年~1851年这5年间,来自爱尔兰和德国的移民总数就高达177万人,年均超过35万人规模。
黑人奴隶制的种植园经济成为美国南部各州的主要经济产出,美国南部各州在19世纪上半叶生产了大约占世界7 /8 的棉花,满足了英国产业革命中机器棉纺织业以及美国北部机器棉纺织业发展的需要。
相对而言
美国南部各州的棉纺织却发展迟缓,例如1850年,南部各州有棉纺织厂166 个,工人约1 万人左右。
而北部的新英格兰州一地就有棉纺织厂564 个,工人约6 万人左右。
1851年,南部棉花产量达338 万包,占据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1.7%,占据美国出口总额的7成以上,是最重要的大宗出口物资。
大唐王国作为后起之秀,在棉花种植和纺织领域,其生产规模仅为前者的1/20左右,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1851年棉花总产量16.2万包,仅仅是美国5%不到,棉纺织业约是美国的14%~15%之间,均有较大差距。
作为世界主要移民国家,美国在人口增长方面并不逊色于大唐王国,甚至每年的欧洲人口移民总量还远高于大唐王国。
也就是到了1851年,大唐王国的移民总量才渐渐的追上美国,大约是美国年均移民总量的85~90%之间。
随着神州大陆局势的进一步混乱,战火涂炭,更多的逃难人口迫切需要到海外寻找一条生路,大唐王国和澳洲无疑就是最好的去处。
这里有淘金梦,是流淌着奶与蜜的海外华人发展乐园。
预计到了1852年,随着北太平洋黄金航线移民热潮方兴未艾,大唐王国的移民总数将能够与美国相比肩,甚至越过一头。
背靠着神州大地三万万七千万的海量人口,每年仅贫困人家溺死的婴儿就难以计数,即便与整个欧洲相比较,大唐王国在移民来源方面毫不逊色,且犹有过之。
一年百万移民不是梦,只不过毛毛雨啦!
大唐王国对人力资源的渴求几乎是无穷无尽,在广阔的疆域内,有太多太多的土地需要开垦,有太多太多的行业迫切需要劳动力,整个社会发展都处于一种饥渴状态。
别的不说
仅大唐王国工业领域的发展,就需要数以百万计强壮劳动力,随着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出口,1852年便需要上百万木桶,仅制捅行业就需要补充上万工人。
广阔的农场,牧场和棉花种植园,更是需要数10万人强壮男性劳动力,在大唐王国严格限制墨西哥人务工的情况下,对华人新移民的需求就变得更加迫切。
作为战胜国
大唐王国对墨西哥籍劳工的歧视和压迫无处不在,男性墨西哥劳工在棉花种植园里只能打黑工,所得的收入不及华人和白人劳动力的1/4,仅能满足最起码的温饱需求。
墨西哥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要么从事女佣或低端服务业,要么下海做娼妓,而且极难拿到合法身份。
除非情愿给华人家庭做小妾,生下一儿半女,那么凭借着孩子的因素,并且满足居家8年以上的苛刻要求,由华人家主做保,才能够登记拿到居民身份。
墨西哥人这算好的了,那些印第安土著人即便再努力,也永远拿不到大唐王国正常的居民身份。
在19世纪中叶
无论是欧洲,神州大陆,沙俄,奥斯曼帝国,美国或者其他地方,社会等级压迫和歧视无处不在,这是一个人人不平等的时代。
白人移民相比墨西哥和土著印第安人要好得多,只要在大唐王国拥有一定的产业,购房置田,基本上可以正常落户,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
而来自天朝上国的华人移民待遇最高,一下船登记便可以拿到正常的居民身份,可以在大唐王国疆域内的各省自由行动,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在哪发展就在哪发展。
但是有一条
那些身背着移民贷款的华裔移民,在抵达常住地之后必须向当地银行报备,开始履行逐步偿还贷款的义务。
至于那些试图逃脱监管或想赖账的华裔移民,超过6个月不去当地银行登记报备,那么就会自动转变成黑户,在王国内部受到广泛通缉。
一旦抓到,那么便没收全部财产,并且要承担数字惊人的高额罚款。
拿不出来很简单,直接投入苦役营中劳作至死,不会有半点怜悯。
连银行的钱都敢赖,这就是不打算做人了。
时间一长
大唐王国社会上普遍形成了共识;
那就是银行的钱和税务局的钱绝对不能拖欠,否则后果极其严重,严重到承担不起的地步。
别看那些贵族和进入中产阶级的退伍士兵们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该缴的税费那是一个大子儿也不敢拖欠,按时乖乖奉上。
贵族封地和军功田都要按照“一九”税率缴纳,民田则是“三七”税率,这是通行的规则。并不是军功田就不需要交税,而是执行优惠税率,交纳的少罢了。
这两年
那些自持劳苦功高不交纳税赋的大有人在,在税务局连续三次通知之后,甚至有人把税务局官员打死打伤,在社会上产生极为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