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狂风号铁甲巡洋舰
用过餐点后,秘书处呈上的《1863年国际政策前瞻研究报告之第一册;神州动荡落幕》业已送达,李察一边喝着解腻的茶水,一边翻阅起来……
报告从当前形势讲起;
今年初
同治元年(1862)正月初十日,慈禧太后以同治帝名义发布上谕,正式宣布了朝廷“借师助剿”的决策。
所谓“借师助剿”,就是借助洋人的坚船利炮,剿灭已经持续多年的长毛匪乱。
早在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攻楚南时,就有人提出请洋人派“火轮船入江助剿”的建议,因两江总督沿江阅兵而中止。
第二年太平军兵临南京,上海道吴健彰奉巡抚杨文定之命,向上海唐、英、法领事乞援,要求英、唐国两国兵船开入长江,帮助清军驻守南京。
那时候
大唐帝国刚刚打赢唐墨战争,自家各种麻烦千头万绪,是以未曾答应。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十年九月,《北京条约》刚一签字,法使葛罗即向恭亲王奕訢表示;法国所有船只兵丁愿悉听调遣,帮助清廷“攻剿发逆”。
俄使伊格纳切夫也提出愿为清军“教铸枪炮”,并派兵镇压太平军。
当时大唐王国正身陷北美战争中,可没有功夫搭理这边的事情,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咸丰十一年(1861),英国也表示愿助清廷“压平内乱”。同年6月,在赢得北美战争胜利后,大唐帝国态度也终于松动了,表示愿意“适予援助,恢复和平”。
对此,清廷中许多实力派大臣极表赞赏。奕訢、曾国藩、薛焕等相继向朝廷建议“借师助剿”。
同年十一月,太平军攻克宁波、杭州,十二月再次进攻上海,终于使清廷下了最后的,作出“借师助剿”的决策。
得到了列强支持的清廷,迅即在一系列战场上取得胜利,打的“发逆一退再退,丢城失地,已然溃不成军矣!”
李鸿章聘请唐国教官,编练了数千名按照新式兵法训练的长枪兵,号称“淮军”,率领开到安庆与原湘军程学启、郭松林部合并,总数约7000人。
不久后,李鸿章率淮军由安庆乘英国轮船开赴上海,置大营于近郊新桥,与英法唐干涉军、华尔洋枪队在奉贤、松江、青浦一带围剿太平军。
其采取“剿抚兼施”策略向太平天国苏南地区进攻,步步为营。
李鸿章招降常熟、昭文、太仓一带太平军守将,会同“常胜军”攻陷太仓、昆山等地。
随后攻陷苏州、无锡,二月夺取浙江嘉兴,四月攻陷江苏常州、丹阳,取得一系列大胜。
六月天京陷落后,李鸿章率淮军配合湘军攻取浙江湖州,继而率军奔赴安徽、江西、福建等地镇压太平军余部。
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李鸿章大量购置洋枪洋炮,雇用外国军官装备、训练淮军,迅速扩充至六、七万人。
这二年,李鸿章率淮军在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和直隶地区镇压了东、西捻军,表现异常抢眼。
十月,太平天国陈得才部在安徽霍山黑石渡为清军僧格林沁部所败,部下马融和七万余人降敌,祜王蓝成春被叛徒出卖遇难,陈得才服毒自尽,余部由遵王赖文光等率领与捻军合并,但已经大势已去。
1862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先后抽调淮军军官赴唐国学习,并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培养淮系将领,使淮军成为中国第一支新式装备的武装力量,并形成了在清末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总体而言
在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等清庭重臣的围剿下,天京陷落后,以太平天国为标志的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走入穷途末路,清廷“借师助剿”的决策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进程。
在李察看来,太平天国这帮人压根不是坐天下的主儿,与其战乱持续下去老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难,莫如早早结束安生些。
前景展望报告中,政策专家也持类同的观点。
未来的1863年乃至今后的5~10年,将是神洲社会秩序重整,恢复被打的千疮百孔大半江山的时期。
经此沉重打击,清廷在神州的统治基础已经动摇。
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和民族自信、自强、自立的思想随着被打开的口岸,渗入这片古老大陆,必然将会潜移默化的发酵滋长,形成改革社会的新力量。
看完之后
李察没来由的感觉到心情沉重,这也是他一般不大愿意看来自神洲奏报的原因。
那边的事情太复杂了,禁忌雷区也多,一不小心触碰到了身形俱灭,这又何苦来哉?
算了,专注自己的事情就好。
次日一早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行三十余辆悬挂着皇室徽章的重型马车自大明宫疾驰而出,在盔甲鲜明的胸甲骑兵护卫下一路向北驶去,沿途街道皆已戒备森严。
三个多小时后
橡树镇
相比较10多年前不足万人的港口小镇,如今的橡树镇范围扩大十几倍,常住居民已经超过8.35万人,一栋接一栋白墙黑瓦的挑檐式华夏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溪水潺潺,景色宜人。
镇子上的建筑以2~3层为主,老街区中有很多英伦式尖顶房屋,石板铺就的街道很有年代感,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着咸鱼,空气中流淌着富足恬淡的味道。
别瞧着小镇不是很大,可镇上居民几乎有一半以上是皇家海军的家属,剩下的也在船厂或码头做事,普遍生活较为富裕。
所以,这里的两至三层独立别墅很多,妇女儿童穿的也都相当体面,面色红润健康,显然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战争期间橡树湾码头经过扩建,如今拥有4个万吨泊位和8个5000吨泊位,而且还有几个配套的大型仓库区,卸载人员和货物能力极强。
长长的水泥栈道延伸进海湾,如今空荡荡的略显寂寞。
在战争期间
这里经常停满了小山一般庞大的万吨移民船,无数大陆新兵初次踏上北美大陆,就是在这里下船,在这个橡树湾码头上。
然后从这里步行前往十几公里外的火车站,乘坐火车,辗转前往盐湖城训练基地。
现如今
大陆新兵运输早已经全部停止了,每个月还有几艘移民船抵达,不过送来的都是半大的孩子。
今天的橡树湾港码头上,停泊着一艘体型巨大悬挂着满旗的蒸汽铁甲战舰,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苍天。
与海军码头上其他铁甲战舰相比较,“狂风”级蒸汽铁甲舰满载排水量4980吨,几乎是铁甲护卫舰的三倍大,巨大的钢铁铆钉散发着冰冷光泽,充斥着难以言喻的力量感。
这时候蒸汽铁甲舰,代表当今世界战舰最高水平。
码头上皇家禁卫军戒备四周,地毯,皇家海军仪仗队和大群军方高官全都等候在此,翘首以盼。
到了9:30以后,每隔几分钟
就会有一队骑着白马的皇家禁卫军骑兵抵达,然后迅速展开警戒,这让现场的气氛也变得肃穆起来。
大家心里清楚;陛下车队即将抵达。
“来了来了,快……奏乐!”
当视线的尽头出现大队骑兵,雄壮激昂的乐曲声立刻奏响起来,军政官员立刻在红毯两侧侍立,静等陛下车队抵达。
一行30余辆重型马车早早的便开始减速,抵达码头时,健壮的驭马已经浑身汗湿,打着粗重的响鼻停了下来。
“敬礼,恭迎陛下。”迎接的军方将领和警卫官兵们全都齐刷刷的敬礼。
皇帝陛下和一众随员们从马车上下来,见到海军元帅潘恒臣公爵站在第一位,便笑盈盈的走过去举手回礼道;“潘爱卿不必多礼,众卿家免礼平身。”
“谢陛下。”
随行一众迎接的军政高官中,还有公爵夫人等几位贵妇,闻言连忙起身道谢。
李察站在码头边,仔细端详着近在咫尺的“狂风”号装甲巡洋舰,这是一艘典型的大唐帝国式铁甲战舰,舰面布置整洁,有一种无形的工业美感。
舰艏两门向前的203毫米主炮,舰艉两门向后的203毫米主炮,舰舯司令塔后侧是并排而立的两个粗大烟囱。
沿着舰体一侧,布置了5门柯尔特7英寸178mm线膛后装炮,两侧共计10门,整体布局严整规范,充满了钢铁时代的力量感。
就这样一艘战舰,足足耗费了28.7万唐元。
若是批准海军发展7800吨“振威”铁甲舰计划,每一艘的造价还要翻上一翻,每一次海上训练几万元就没有了,发展海军果然是吞金兽。
“启奏陛下,请移步登舰视察,微臣随时为陛下答疑解惑。”潘衡臣元帅脸上堆满笑容的凑了过来,小声的请示道。
李察正有此意,于是点头应允道;“前面带路。”
“微臣遵旨。”
登上了战舰,感觉果然大为不同。
不同于大唐帝国此前的铁甲战舰,“狂风”号蒸汽铁甲巡洋舰舱面又宽又大,这样舰艇布置从容许多。
体现在主炮台和副炮台上,每一座炮台都有半独立式的铁甲围挡,可以遮蔽海战时纷飞的弹片,保护了炮组成员,也可以阻挡涌上甲板的海浪侵袭,这都是战斗经验积累啊!
站在甲板上,看不到各种杂乱的高压蒸汽管道,全都隐蔽在甲板下,这可以有效避免战斗中飞舞的弹片破坏蒸汽管道,造成舰船整体动力丧失,这同样来自于实战中的宝贵经验积累。
一点一滴细节,都蕴含着大唐帝国海军对海战的总结和积累,并且反馈到最先进的铁甲战舰建造中来。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