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北美1846 第624章 战略红线

第624章 战略红线

作者: 葡萄无牙

1874年,东亚局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扶桑国入侵朝鲜江华岛,日舰摧毁炮台,登陆屠杀朝鲜军民,逼迫朝鲜缔结了《江华条约》,攫取到一系列侵略权益。

大唐帝国从头至尾就知道这件事,也默许了扶桑国势力入侵朝鲜半岛举动,这里面是有缘由的……

原本在这个历史阶段

扶桑国进入“明治维新”时期,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开始工业化,并积极的对外殖民扩张,于1874年入侵台岛,制造了“牡丹社事件”。

同样在这一年,扶桑大举入侵琉球王国,胁迫国王尚泰停止向清庭称臣纳贡,改为向扶桑朝贡,为吞并琉球群岛做准备。

现如今历史改变了

扶桑内战后,由于武家政权(幕府)退居幕后,与“尊王攘夷”的革新派组成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扶桑内阁政府。扶桑国内形势有了很大的改善,至今已数年之久。

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但扶桑依然开启了大唐和欧美学习的历史进程,推进了很多革新举措,产生了积极的正面意义。

这一方面缓解了扶桑国内矛盾,发展经济提振工商业者信心,另一方面得到民众普遍拥护,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扶桑国很快就发现了发展瓶颈;

发展工业化的三要素是市场,原料和资金,最后一项还可以通过贷款解决,前两项却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

偏偏扶桑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在南部奄美大岛,琉球王国皆是大唐帝国藩属的情况下,大陆和台岛又与宗主国同宗同源,基本上锁死了向南殖民发展的道路。

环顾左右

也只有朝鲜半岛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人口数量也不少,适合于当作殖民开拓目标。

若是能够殖民朝鲜半岛,那么发展工业紧缺的煤铁资源都可以得到解决,还可以获得丰富的金、银、钨、铅、铝等重要矿产供应,解决了工业发展的短板。

矿产资源有了,市场有了,工业化进程必然大大的加快,这是扶桑国利益发展所致的必然结果。

若是强令扶桑不许北上朝鲜半岛殖民,其肯定不敢违背,但必然心生怨恨,留下难以弥合的深深隔阂。

大唐帝国皇帝李察思虑再三,最终决定采取默许的态度,不阻挠扶桑国向北殖民发展的战略方向,符合当前帝国利益。

如今在东亚的北方,沙俄扩张“向东看”的政策已经非常明显,并且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这进一步刺激了沙俄殖民扩张野心。

短短20余年时间,沙俄通过战争讹诈和威胁,未费一兵一卒先后从清帝国割占了高达154万平方公里土地,真是吃的脑满肠肥。

在此期间

沙俄先后出兵中亚,覆灭了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一举获得近40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仅哈萨克斯坦(浩罕汗国)就有两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

再加上沙俄入侵伊犁占据的近26万平方公里(新江的一部分)土地,前后总计580万平方公里,这是何等辽阔的疆域啊?

“向东看”政策连连得手,极大的刺激了沙俄的领土野心,他们雄心勃勃的制定了全面入侵新江,占领包括东三省在内的满蒙地区的“黄俄罗斯计划”,试图在东亚获得温暖的出海口。

目标已经定好了,那就是东方的黄俄罗斯首都“大连”。

面对沙俄东侵的沉重压力,英国人感受到了,大唐自然也感受到了,双方不由自主的将遏制沙俄势力的希望放在扶桑国身上。

不管英国也好,唐国也好,都不愿意耗费重兵在东亚和沙俄顶牛,那是极为消耗国力的艰巨任务。

与沙俄帝国对峙,这可不是一场战争或者两场战争,而是长达数十上百年的战略对抗,需长期陈兵数十万人。

纵然以英唐两国的雄厚实力,也大感吃不消。

在这种战略需求下,就不能过度削弱扶桑国的实力,甚至要有一些政策扶持,比如金融贷款和工业,贸易等领域。

扶桑国就这么被架在了火上,必须直面沙俄南下的沉重军事压力,难道他们傻吗?

其实不然

扶桑国与英唐这样的世界一流列强不同,他们的势力遍及全世界,殖民东亚并非核心利益,重要程度不高。

实在顶不住了还可以撤退,也可以与沙俄讨价还价,各自划分势力范围,选择多多。

自古华山一条路,扶桑国是无可选择。

若想国家发展革新,若想摆脱积弱积贫的现状,率领国人走向富强的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殖民朝鲜半岛,别无他途。

那为什么不能立足于自身条件,通过辛勤劳动发展经济呢?

19世纪后半叶的国际政治现状就是如此,一点点积累哪有殖民扩张(抢劫掠夺)来得快?

大唐帝国飞速崛起于北美,崛起于世界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其殖民扩张的历史就是劫掠的历史,就是残酷压迫的历史,每一页都沾满了被殖民者血泪。

若非大规模殖民北美白人,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和南美洲印加人以及马普切印第安人,大肆的掠夺财富和土地,奴役当地土著,占领资源丰富的矿山和肥美牧场,哪里来的大唐帝国如今欣欣向荣的辉煌景象?

一步步发展,积累财富那得到猴年马月?

19世纪的国际局势,盛行的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森林法则。掌握世界秩序和话语权的英法唐俄德等一流列强,全都奉行大规模殖民扩张政策,不遗余力的全面扩张。

大英帝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辉煌是怎么来的?

1837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登基时,英帝国的面积是210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600万。

到1874年鼎盛时期,大英帝国的面积是3122.6万平方公里(注;未达到3487万平方公里最大值),辖下人口大约3.3亿。

也就是说,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至今的37年里,大英帝国的领土面积增加了一千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近2.35亿,从而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伟大奇迹。

在大唐帝国殖民扩张的同时,世界列强一个都没闲着,全都在疯狂的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到处跑马圈地。

世界一流列强都这么干,那么扶桑国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啦,这一丁点儿都不奇怪。

扶桑国北上入侵朝鲜半岛,必然要与朝鲜的宗主国大清朝廷产生不可弥合的尖锐矛盾,这也是没奈何的事儿。

如今的满清朝廷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只剩下那么一两个左宗棠这样的中流砥柱撑着门面,其实内里早已经糜烂不堪。

历史早已证明,以清军孱弱的战斗力,根本无法阻挡沙俄大举南下。

扶桑还是沙俄,两害相权取其轻。

甭以为扶桑不入侵朝鲜半岛,不入侵满蒙地区,这些地方就能逃过一劫,这完全是幻想。

现如今

沙俄在东三省的白人移民已经有很多,其大举南下的野心一直没有磨灭,只不过条件不具备罢了。

西伯利亚大铁路如今依然在图纸上,从莫斯科到海参崴上万公里的漫长冰原荒野,是难以克服的巨大地理障碍。

受困于此,沙俄无法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入外东北,该地区的发展一直长期滞后,无法支撑起大军后勤。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沙俄试图从新江突破,逐步蚕食西北的大片土地,实现“黄俄罗斯”的最终梦想。

用不了多长时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之后,彻底掐断了沙俄从西北方向入侵的战略规划路线。

正是在狂热的南侵理想的支持下,沙俄反复斟酌后,举全国之力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将触角伸向温暖的东方。

要不然,耗费巨资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干啥?

为了发展冰原荒野上的那几座小城吗?

历史大势浩浩荡荡,有因必有果。

在大唐皇帝李察清晰的国际视野中,宁愿暂时让扶桑得势,也绝不会愿意让沙俄得手。

沙俄吞下去的大片土地,啥时候见到吐出来过?

若是因为大唐帝国擅自插手,导致历史改变,孱弱的清廷政府再次签订条约割让大片满蒙土地,那他就是华夏民族的罪人。

皇帝李察已经看明白了,清庭压根也守不住满蒙地区,必然要有一段沦陷的历史,不是俄占就是日占,除非大唐帝国直接出兵占领满蒙地区。

但是这样做,等于把所有的火力全都引到了自己身上。

沙俄不满,扶桑不满,清庭不满,英、法、德、意、奥各国列强都不满,相当于大唐帝国将自己置于全世界的对立面,这有何苦来哉?

这不是疯了吗?

只要想一想,北美上亿人口的强盛帝国,与东亚大陆同宗同源的3亿5000万同胞联手,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这是何等可怕的一个前景啊?

这必将颠覆整个世界秩序,颠覆欧洲人主导世界的时代,颠覆现有的所有国际格局,颠覆所有的一切。

结果必然是世界各国组成联军,包括清庭在内,共同讨伐大唐帝国。

那将爆发人类历史上第1次世界大战,大唐帝国独立应对世界各国的群殴……

大唐帝国在东亚的动作一直不多,因为这里面存在着一条战略红线。

这是英法各国列强都高度关注的战略红线,那就是大唐帝国绝不能染指东亚,那已经超出了能够容忍的极限。

(这一章是对那些一直希望伐清读者的回应,很多读者确实热情,但是真的很坑,这本书好歹写了两百多万字,总不能让他被封了吧?晚上还有一章,正在码字中。)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