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友谊之手
作者: 葡萄无牙
第665章 友谊之手
“启奏陛下,朝鲜半岛事务该如何处置?”
“帝国暂且不宜插手,举凡涉及大陆事务皆要慎之又慎,那里不是大唐帝国今后发展的重点地区。当前要务是彻底消化吕宋群岛殖民地,现今具体情况如何?”
“回陛下的话;
自从1878年7月12号,帝国方面与西班牙王国签署《柏林条约》,正式接管古巴,波多黎各和吕宋群岛以来,至今已经7年了。
殖民地部秉承着一贯的宗旨,严格执行8项禁令,始终以高压态势推进拓殖工作,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7年多时间
得益于皇室内务府的大量投资,帝国在吕宋群岛各地修建了共计2.7万公里各种等级公路,已经建成1760公里铁路,尚计划修建的铁路里程约有5500公里。
新建并扩建了数十座城镇,架设桥梁724座,修建水坝28座,火力发电厂三个,新建采石场和砖窑数以百计,取得了极为显著的建设成果。
经过大力建设,吕宋群岛原本较为原始的面貌焕然一新,更多的新型城镇拔地而起,安置了大量大陆移民,7年下来总数累计已经达到133万。
这133万华裔移民形成了超过130万个家庭,妇女来源主要是从当地土著中强征,经过早期的短暂混乱之后,如今社会安定,农业发展后劲十足。
以上共计动用以当地男性土著为主的苦役营劳动力121万,损失约70余万,主要死于各种热带瘟疫和长期重体力劳动,尚余50余万人。
为了补充劳动力,吕宋总督府已经组织以华裔民兵为主的队伍,进入热带丛林和偏僻岛屿中搜索残余的土著,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据最新报上来的数据;
历时数月的行动中,陆续抓捕当地土著约37万余人,击毙反抗武装分子约3万余,其中可以充做劳动力的土著男性人口约20余万,剩下的妇女儿童将流入人口市场。
吕宋总督府计划趁着土著人口劳动力尚算充足的时机,集中力量将剩下的5500余公里铁路线铺设完成,还有一些海港码头和岸滩,矿场和一些大型桥梁工程,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除了自筹资金之外,吕宋总督府呈报的建设计划,还需要皇家内务府每年增加550万唐元拨款,以维持目前较为浩大的建设规模。
吕宋总督府每年征收的粮税和商税,足以支撑百万规模的苦役营日常饮食及劳作开支,可以节省下大量的建设费用。
现在发展的焦点,主要是在棉兰老岛上发现的铜矿和镍矿资源,还有规模不小的铁矿脉。
吕宋群岛总督府计划投入大量人力开发矿场,并且投资修建矿石加工和冶炼厂,建成年产10万吨规模钢铁厂,年产1.2万吨铜精粉的铜冶炼厂和年产600吨镍金属的加工厂,还要修建一些农产品加工厂和食品厂以及不少于6座的水泥厂。
开拓热带雨林还需要一些工程机器,包括拖拉机和柴油机,锯木机等等,从天堂省进口建筑用钢筋等等物资,是开支增大的主要原因。
最新统计的人口数据显示;
吕宋群岛华裔为主的社会运行稳定,市面繁荣,在1884年底总人口已经达到337万余人(注;统计数据不包括土著),这主要是吕宋群岛原本就是华裔早期移民较多的地方,早期移民约23万余人,再加上近些年来华裔家庭出生的新生儿,人口增长迅速而有力。
由于吕宋群岛地理位置接近大陆,便于大规模移民,预计在本世纪末总人口有望达到千万规模(注;剔除当地土著),进入长期平稳发展状态。
展望下一个十年……”
殖民地部大臣袁广林对吕宋群岛的情况如数家珍,各项数据随口报来,介绍的清晰而有条理。
大唐皇帝李察听了频频点头,目光中不时的闪出欣赏的神色,对这个年富力强的中年能吏表示嘉许。
大唐帝国的殖民政策粗暴直接而有效,1878年接手的吕宋群岛“腾笼换鸟”政策取得了极大进展,当地的土著妇女直接强征进入人口市场,然后被大量涌入的华裔移民购买,形成了新的家庭。
吕宋总督府在这一过程中政策灵活,允许华裔移民赊欠部分款项,但是要加上多少不一的利息。
此举迅速消化了当地接近一半的土著人口,土著男性则被丢进苦役营中,日复一日的为了改变岛屿面貌而艰辛劳动,建设了大量农田水利设施,道路铁路,码头和城镇建筑,使原本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
大唐帝国作为新兴殖民列强,完全看不上西班牙人留下的落后城市面貌和几乎等于零的基础设施,所以在古巴波多黎各和吕宋群岛大兴土木,这样的建设热潮已经持续了整整7年。
预计还需要7~8年时间,涉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潮才会告一段落,而殖民地将会以崭新面貌进入帝国海外省行列,预示着“腾笼换鸟”政策的结束。
为了新殖民地的长治久安,殖民地部秉承圣意推进强制同化政策,这一政策不需要大规模的杀戮,显得比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时殖民者更加仁慈。
在苦役营中不能说吃的多好,最起码食物能够吃得饱,刻意的虐待和体罚也较少。但由于长期从事重体力辛苦劳作,体力透支厉害,所以苦役营中的囚犯很少能够活过10年。
一条道路修完就修另一条,码头建好了又去开矿场,总有无穷无尽的重体力劳动在等待着苦役犯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殖民帝国大臣袁广林滔滔不绝的一番介绍完之后,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皇帝李察神色和蔼的点点头,说道;
“袁爱卿,殖民地部以及吕宋总督府和古巴总督府的诸多努力,朕都看在眼里,甚是欣慰。
正是有你们这些能臣干吏严格的执行帝国政策,持之以恒的拓殖开发,才有了如今帝国欣欣向荣的昌盛局面。
众爱卿一定要牢记;
今日看来稍显过分的政策,那是为了子孙后代百年千年的安居乐业,切不可妇人之仁。
朕宁愿顶着骂名,也要肃清殖民地中的那些异族,就是为此着想,为长远着想,不给子孙后代留下后患……”
他说到这里,众臣全都坐不住了,纷纷起身长长的一揖到底,道;“圣皇陛下明鉴万里,为我华夏民族千百年计,仁德足以照耀古今,臣等恭请陛下万勿罪已,那是帝国不能承受之重,吾等皆死罪也。”
“哪有这么夸张?也罢,你们都起来吧。”皇帝李察虚扶了一下,众臣纷纷站起身来退到两边。
唯有首相陈才良侯爵依然站在阶下,重又施礼后,方说道;“启奏陛下;
清法之战后
法兰西国声望一落千丈,大清未失一寸地,未赔一两银,赢得了世界列强交口称赞,国际声望大大的提高了。
近来法兰西国总统弗朗索瓦·保罗·儒勒·格雷维阁下频繁来信,向帝国方面解释东亚政策,保证今后将谨守谅山以南,法军绝不会向北一步。
此为其一。
另一方面,法方对大唐帝国的大规模裁减军队表示担忧,弗朗索瓦总统认为;
唐国作为事实上的美洲霸主,对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局势负有不可推卸的国际责任,尤其在当下,米国分裂独立的苗头愈演愈烈。
弗朗索瓦总统直言不讳的指出;“伦敦上蹿下跳的在米国拱火,意图通过分裂米国达到削弱法、唐两国的险恶目的,不可谓不歹毒……”
“法、唐两国在美国事务上应该携手合作,以坚定的立场维护双方源自1853年的传统战斗友谊(注,克里米亚战争),击退域外列强插手北美大陆的险恶图谋。”
“法方将以全面合作的诚挚态度,期待着唐国的友谊之手……”
从亲笔信中,可以看出弗朗索瓦总统内心的焦虑。
微臣窃以为;
在美国问题上合作是个不错的提议,有利于增强我方的力量,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是如此。
鉴于事关重大,唯伏请圣裁!”
“陈爱卿不必多礼,请起。”皇帝李察抬手虚扶了下,便向后一靠舒服的躺在御座上,沉吟了下说道;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可以发现;
英国人之所以在米国上流社会煽风点火,四处制造不合话题,引发对帝国的恐惧情绪并助长分裂独立势力,其目的就在于搞乱北美,争夺北美乃至于整个美洲话语权。
朕与英国现首相威廉-塞西尔爵士在二十几年前打过交道,这是个心思敏锐,具有开阔国际眼界的出色政治家。
乍一出手就看出精明老辣,直入要害,绝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
众爱卿都知道;
美国身上背着重债前行,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以及未来的二十几年里,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没有与帝国平等对话的权利。
这就像一个身上背着沉重磨盘的人,凭什么向我大唐帝国发起挑战?
英国的人的目的就是帮助米国去掉这个沉重的磨盘,纵然美国因此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者一分为四,但是在去掉沉重负担后,反而战斗力更强,更灵活。
若是与北方的加拿大,南方的卡罗莱纳共和国联手,背后站着英国佬拉偏架,确实能给帝国造成不小的麻烦。
在我们忙于应付美洲事务的时候,就无暇关注世界其他地方的殖民拓展,也无暇关注东亚大陆正在发生的变化,可能会失去很多宝贵机会。
兴许,这就是英国首相威廉-塞西尔的目的所在。
清楚了对手的意图,那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这些年来加大力度向美国移民以及大幅度裁撤军队员额,都是应对的手段之一。
既然法国人伸出手来,那么可以作为丰富我们应对方案的选择,在米国问题上有益无害。
但记住,始终要保持与法国人的距离,最好让法国人冲在前面顶雷。
英国佬就像个吃醋又小心眼的女人,虽然处处找别扭,但维持这段婚姻对帝国还是大有益处,要保持斗而不破的微妙平衡。”
“陛下,微臣明白了。”首相陈才良恭敬的回答道。
皇帝陛下的比喻非常形象,一众大臣们一听便知,如何应对就更有底了。
英国人可谓是掌握西方谋略精髓的战略大师,但是在面对传承古老的东方智慧时,还是显得有些粗陋。
毕竟是北欧维京海盗出身,玩起花活来总是差那么点儿意思。
如今英国佬就等于在大唐帝国的后院子里到处翻腾,每每问起来时,他总是脸不红,气不喘的回答道;“嗨,伙计,我看你这儿有些乱了,就动手帮着收拾一下。”
明明在干坏事儿,却又能够说得正义凛然,这就是所谓的强盗逻辑。
议了一会正事儿
皇帝李察将话题返回到如今第12届洛杉矶世界博览会上来,对经济领域和工业领域爆发的诸多新科技,新发明着重表扬了下,这让在座的工业部大臣和教育卫生和体育部大臣脸上特有光彩,骨头都轻了好几两。
陛下向来重视科技发明,特意点名了几项重要的课题发明,比如世界上第1辆摩托车,世界上第1台无线发报机,世界上单台动力5000马力的船用蒸汽轮机等等,要求给予博览会金奖,并给予相关科技人员重奖,以资鼓励。
这些事情具体有下面的臣僚操持即可,皇室出面那就太隆重了,过犹不及也。
皇帝李察特意叮嘱这些先进的科技发明要注重实用化和推广,将科技发明成果尽快的投入生产,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的改进,形成新的产业,造福于更多的社会群众。
有了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关注,这些新科技成就将会迅速得到落实推广。
就像曾经的自行车一样,如今已经广泛出现在城市乡间,成为继有轨,电车,汽车和马车之后,更为便利的个人出行交通工具。
大唐帝国相继涌现出十几家自行车制造厂,年产自行车规模超过32万辆,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出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