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码日本码专线 第1151章 来龙去脉

杨绍玮说到这里,还看了李慎一眼。

“你看本王干什么,难道是本王让你叛乱的,真是慌妙。”

李慎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确实不是纪王殿下让罪臣叛变,可是...可是罪臣听到那人说要报给纪王殿下。

臣怕了,臣想起了王庆,臣不想跟王庆一样被纪王殿下首接杖毙。”

杨绍玮苦笑道。

“所以,你就妥协了?”李慎眼睛一瞪。

“杨绍玮,你以为本王是杀人的魔王转世么?谁犯错了,本王都给他杖毙了?

本王当初杖毙王庆,是因为什么你最清楚,他居然违抗本王的军令,而且殴打驸马。

本王杖毙他是因为他打了驸马,不把我皇家放在眼里。

你不一样,当时你若是跟本王说清楚此事,本王多说把你贪墨的钱要回来。

若是你愿意配合,我们还可能坑吐蕃一局。

但你选了最错误的那条路,受人胁迫,你好糊涂啊。”

李慎对着杨绍玮痛心疾首的说道,

不是他可怜杨绍玮,是因为李世民在这里,他要解释清楚当初的事情,

不能把自己的事跟叛乱勾搭在一起。

“唉,王爷说的事。臣当时没有想透彻,所以深陷其中。”

接着杨绍玮又开始讲了起来。

那个人胁迫他,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对方知道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让他协助,在远离要邑的地方在恰当的时机给运输队开一个口子。

当时赤岭山口只是巡逻,还没有建造关卡。

这件事对王庆来说并不难。

所以每次对方要走私的时候就会派人通知他,他就会以巡查的名义,在傍晚时辰出营。

借着夜色,调开巡逻的守军。

而第三厢的将军管垢就是他这个时候联系上的。

管垢也是出身士族,主要势力在江南道分布。

管垢也是旁系出身,过了而立之年才熬到一个将军,带领一个厢的兵。

本来功成名就,而且家底也不少,可以说是腰缠万贯,妻妾成群,

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名曰管齐,乳名小柒,知书达理,仁义孝顺。

听说最近几年就要入士科举,高中不成问题。

本来应该是幸福的一生,可偏偏他有一个悍妇妻子。

他的妻子乃是王家旁系女,名曰王萌,因为出身问题,本来也没有瞧得上管垢。

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每次管垢回家只要不顺心就对管垢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

管垢也只能忍气吞声,所以极少回家。

每月俸禄都由他人送回。

他这个悍妇正妻不光泼辣,还很是败家,绫罗绸缎,珍珠翡翠玛瑙首饰只要有钱他就会购买。

丝毫都不会顾及家中的生活会不会过不下去。

几次府里来信都说没钱了,管垢无奈只能跟同僚借钱。

这让他在同僚面前丢尽了颜面。

杨绍玮就曾经借给过管垢钱,所以知道了管垢的事情后,他觉得不如拉管垢入伙。

抱着能坑一个是一个的态度,他利用金钱贿赂,一点一点的把杨绍玮拉下了水。

听到这里,李世民己经大概知道了他们沉沦之路的经过,不过具体真假还是要慢慢甄别。

李世民又不是傻子,对方说什么都信。

“来人,把管垢压上来。”李世民想了想吩咐了一声。

然后对着杨绍玮说道:

“杨绍玮,希望你说的都是真的,你应该知道欺君是什么罪名。若是你欺骗朕,那就是罪上加罪。”

“陛下放心,罪臣说的句句属实。”

李世民点点头。

很快一个大汉被带了进来,没有大喊大叫,默不作声。

“你就是管垢?”李慎率先问了一句。

“是。”管垢回的很简单。

“管垢,杨绍玮说是他收买的你.....”李慎把杨绍玮说的话又说了一次。

最后问道:

“管垢,你可有什么异议么?”

“大都护,杨绍玮说的没错,是他收买的我。

下官触犯了律法,下官死不足惜,希望陛下能够不开恩,留小儿一命。

小儿仁孝,将来定会为朝廷效力,替下官恕罪的。”

管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李世民磕了一个头,铁血柔情,这个汉子连死都不怕,却想着他那个仁孝的儿子。

他知道叛逆是大罪,抄家灭族的大罪。

李慎有些于心不忍,这个汉子确实仁义,只不过被家中的悍妻所累。

他要是不差钱,也不一定能走上这样的道路。

这个时期本来就注重脸面,为了家中生计,他放低姿态跟同僚借钱,确实无地自容。

原来每个时代都能压弯男人的脊梁。

李慎虽然同情可他没有说什么,这里有他老得这个皇帝做主,自己不能求情。

无论什么原因,也不是叛国的借口。

李世民没有说话,看了看管垢一眼,然后摆了摆手。

王德会意立刻吩咐人把管垢带了下去。

深深的看了杨绍玮一眼,然后转头看向李泰李治和李慎三兄弟。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回阿耶,儿觉得一定要严惩,叛逆之罪大如天,何况他们还要行刺阿耶。”

李泰率先回道。

“西哥说的是,儿赞同西哥的话,叛逆之罪必须要严惩,以儆效尤。”

李治跟着附和。

“你呢,你怎么看?”李世民又问李慎。

我站着看,躺着看,还能怎么看,李慎在心中腹诽了一句。

然后满脸的严肃之色回道:

“西哥说的对,儿赞同西哥说的话,叛逆之罪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李治和李泰无语。

李世民听后一愣,然后怒道:

“混账东西,朕让你来学舌来了么?就知道问你也白问。”

李慎一翻白眼,白问你还问。

“辅机,你觉得呢?”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行礼:

“回陛下,臣觉得此事还是回长安后商议后在定夺不迟。

眼下只不过是杨绍玮的一面之词,先查清楚。”

“回了长安,这件事恐怕就不好定论了吧?”李慎听到长孙无忌的话,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纪王殿下这话是何意?杨绍玮己经招供,莫非他还能在陛下面前翻供不成?”

长孙无忌看向李慎回击道。